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Chlorophytum nepalense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9秒
西南吊兰
Chlorophytum nepalense (Ldl.) Baker
中国植物志>> 第14卷 >> 百合科 Liliaceae >> 吊兰属 Chlorophytum

2. 西南吊兰 图版10: 1-3

Chlorophytum nepalense (Ldl.) Baker in Journ. Linn. Soc. Bot. 15: 320. 1877. ——Phalangium nepalensis Ldl. in Trans Hort. Soc. 6: 277. 1826; et in Bot. Mag. t. 998. 1826. ——Chlorophytum khasianum Hook. f., Fl. Brit. Ind. 6: 334. 1892.——C. flaccidum W. W. Sm. in Notes Bot. Gard. Edinb. 13: 156. 1921. ——C. mekongense W. W. Sm. , l. ——C. C. oreogenes W. W. Sm. , l. c., p. 157.

根状茎短,不明显;根稍粗厚,粗约1-2毫米。叶形变化较大,长条形、条状披针形至近披针形,长8-60厘米,宽0.6-2(-5)厘米,基部有时收狭成柄状。花葶单个,通常比叶长;花白色,单生或2-3朵簇生,通常排成疏离的总状花序,较少具侧枝而成圆锥花序;花梗长约1厘米,关节通常位于近中部或上部;花被片长10-13毫米;雄蕊稍短于花被片;花药通常长约为花丝的一倍,较少近等长。蒴果三棱状,一般倒卵形,较少近球形,长约6-9毫米,每室具6-9颗种子。花果期7-9月。

产西藏南部(吉隆、聂拉木、错那)、云南西部至西北部(保山、洱源、鹤庆、丽江、中甸)、贵州西部和四川西南部(布拖、木里)。生于林缘、草坡或山谷岩石上,海拔1300-2750米。也分布于尼泊尔、锡金和印度。

本种有两种类型。一类叶较宽,基部渐狭成较明显的柄;蒴果近三棱状球形,长宽相等或较宽。另一类叶较狭,基部无明显的柄;蒴果三棱状倒卵形,长于宽。但这种相关特征有交叉和过渡,而且同一果序上的蒴果形状也有变化,所以我们暂予归并成一种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80《中国植物志》第14卷 041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图版10: 1-3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